70岁老爹独居 雇人还是进院省钱省心?
(清晨六点,李婶攥着热水袋在阳台张望。楼下王奶奶正送保姆出门买菜,隔壁单元张伯的养老院接送车刚到门口。她搓着手呻吟:“老头子腿脚越来越不利索,这请人吧怕遇着不靠谱的,送养老院又怕他闹性情…哎哟,愁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!”)
***
场景一:钱袋子捏得紧?先算清这笔生涯账!
上周陪对门刘叔去看养老院,宣扬单写着"每月4000全包",刚心动就被老街坊拽住:"别急!咱得拆开算!"说着掏出皱巴巴的账本:
保姆账单(居家)
● 住家保姆:5000/月(24小时)
● 水电煤增幅:+200/月(全天开空调/做饭)
● 买菜钱:+1500/月(多张嘴吃饭)
● 应急药品储备:+300/月
月付出≈7000元养老院账单(某中等机构)
● 根基床位费:3800/月(双世间)
● 护理费:1500/月(二级护理)
● 押金:30000(一次性,可退)
月付出≈5300元
“看着每月差1700,中心得看老人自理程度!” 刘叔掰着指头说:“像我爸如许能自己吃饭上厕所的,保姆首倘若做家务陪谈天。要真是卧床,24小时翻身拍背,护工费立马蹦到8000!”
***
场景二:半夜摔一跤 哪种照护能救命?
上个月暴雨夜,二楼赵爷起夜滑倒。老伴哆嗦着按呼唤铃,保姆三分钟冲进房扶人;同小区独居的孙奶奶按紧迫按钮,社区响应员二十分钟才到——胯骨都肿成馒头了。
紧迫响应速率对比表
状况 住家保姆 养老院 深夜突发不适 即时响应 值班护士3分钟到场 慢性病发作 需家属送医 院内医生初诊+专车送医 外出走失风险 依附防盗门+监控 园区封闭治理 长期用药治理 家属配药/保姆提醒服用 药房配发+护士监视
(社区医院张医生敲黑板):“半失能老人选养老院更避险!专业装备+双人值班,比独居保姆更扛突发事物!”
***
场景三:冷炕头VS闹哄哄 老人精神头往哪搁?
王奶奶上个月被儿子接去"闭会"养老院,三天就逃返来:“跟下狱似的!吃饭拉铃,沐浴排队,连浇花都得按点儿!” 但李爷爷住进去半年,反而红光满面:“这儿天天有人下棋唱歌,比在家对墙发呆强!”
情绪要求决议树
选保姆的3类老人:
- 认床怕生的倔老头
- 宠物/花卉离不得的
- 后代住隔壁楼能常串门的
选养老院的3类老人:
- 在家总发呆的孤寡老人
- 爱热闹的退休老师/文艺骨干
- 后代跨省的"留鸟父母"
(心理咨询师周老师提醒):别替老人做主!带他实地住三天,看吃饭香不香、睡觉沉不沉,比咱瞎琢磨强百倍!
***
折中方案:半扇门推开新活法
客岁胡同里陈姨想出个妙招——“日托养老院+夜班保姆”!白天和老姐妹在机构舞蹈体检,晚上回家陪孙子吃饭,每月开销卡在6000块。近来还崛起“养老院投亲房”,后代周末带菜入住,老头老太显摆自家娃烧的红烧肉,乐得跟过年似的。
***
掏心窝的提议(附实操清单)
- 先试水! 别冲动签年约!保姆先试用一周,养老院闭会三天
- 查资格! 保姆看"救命证"+"体检报告",机构查"消防验收"+“护理员配比”
- 留后路! 公约加粗"无责解约条目"(推举模板:七天内不适应全额退款)
- 混搭用! 健康时居家请钟点工打扫,腿脚差了转养老院托管
(望见张伯在养老院联欢会上弹电子琴的视频,李婶突然抹眼泪:“老头笑得褶子都开了…罢了罢了,下周带他去挑个朝南的床位!”)
说到底,金窝银窝不如老人笑得舒坦的窝。咱做后代的,不过是帮他们把剩下的路铺得少些坑洼罢了。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