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永兴道路救援队地址

暴雨砸在车顶上,声音大得像是要把铁皮凿穿。老李攥着方向盘,油门踩到底,车轮却在泥坑里空转,泥点子甩得挡风玻璃一片模糊。他摸出手机,手指头沾着泥水,划拉半天才戳开搜索框。这荒郊野岭的,要是没个靠谱的救援队,怕是要在车里过夜了。

一、车轱辘陷进的不只是泥

老李遇上的麻烦不算新鲜。临沂永兴这一带,每年雨季总有几十辆车栽进泥地里动弹不得。有些是村道上的软泥坑,看着浅,一压就塌;有些是施工留下的烂路,半夜开车稍不留神就陷进去。还有更邪乎的——上个月有辆小货车卡在河滩石头缝里,司机硬是把自己开成了“夹心饼干”。这些地方别说拖车了,人踩着都打滑。

城里人以为困境救援就是拽个车,可荒地里头讲究多着呢。泥地得用防滑板垫轮胎,雪地里得撒盐化冰,要是车栽进沟里半边悬空,连吊车怎么停都有说法。去年冬天有辆私家车滑下坡道,车头顶着树,车门被石头卡死,救援队硬是从天窗把人掏出来的。

二、电话接通后的生死时速

老李按的求救电话倒是通了,接线的嗓门比他还急:“别动车!先拍个定位发过来!” 不到十分钟,带着绞盘的黄色皮卡就冲进雨幕里。两个穿荧光马甲的跳下车,麻利地往泥坑里塞拖车带。车头灯刺破雨帘子,照见救援车身上“临沂永兴”四个褪色的红字。

这种快不是凭空来的。永兴的救援车常年散在加油站、高速口这些“事故高发区”,司机腰包里揣着简易工具包,里头除了拖车钩、电瓶线,连给受困车主准备的矿泉水都备着几瓶。有回大半夜救了个低血糖的孕妇,队员把自己带的巧克力全塞给她,转头蹲路边啃冷馒头。

三、铁家伙比人更懂怎么使劲

但光有人拼命不够。老李的车被拽出来时,底盘刮得嘎吱响——泥底下藏着半截钢筋,要不是救援车装了底盘举升器,这车怕是要报废。现在专业的脱困车早不是简单铁钩子一挂就完事,什么滑轮组系统、液压支撑杆,甚至还有能吸在车顶的磁力牵引器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机器再灵也怕猪队友。去年有车主自己拿麻绳绑车轴,救援队刚发力绳子就崩断,抽得救援车保险杠裂开道口子。具体怎么正确固定车辆,驾校压根没教过,或许暗示着驾考该添点实用内容。

四、账本里的暖光

结账时老李愣了下。救援单上写着“夜间泥地脱困”,价格却比预想的少个零头。队员抹着脸上的泥笑:“您这算好的,上回救辆卡在景区台阶上的跑车,光拆护栏就花了三小时。” 他们收费表贴得满办公室都是,可具体怎么折算工时费、设备损耗费,老李至今也没搞明白。

有个不能说的秘密:队里其实备着两本账。遇到实在掏不出钱的孤寡老人,队长就勾个“公益援助”。去年冬天救了个卖菜老汉,三轮车翻进沟里,白菜萝卜滚得满坡都是。队员把菜捡回来塞回车斗,老汉哆哆嗦嗦摸出卷零钱,队长抽走张二十块的:“油钱够了。”

雨停了,老李的车被护送到修车厂门口。救援车掉头时,他看见车门上贴的旧贴纸——那是去年河南水灾时去的支援证明,红底黄字早被晒褪了色。或许这些总在泥泞里打滚的人,兜里揣着的不仅是扳手,还有另本看不见的账。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