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障车司机必看:路上救援拖车操作指南

清障车司机必看:路上救援拖车操作指南

【文章开始】
不知道你有没有在高速上堵过车?看着长长车龙里突然闪起警示灯,然后一辆黄色“大力士”慢慢靠近那些趴窝的车子... 心里是不是闪过一丝好奇:这大家伙,到底是怎么开、怎么把车弄上去的? 开清障车,看起来威风,但背后门道可不少。今天咱就唠唠这个事!


一、 第一步不是上车!接到任务先干啥?

接到救援电话,是不是心急火燎就想冲过去?别急!清障工作第一步,其实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就开始了。得搞清楚几个关键问题(自己开车出去瞎摸可不行!):
* “趴窝车”在哪儿?高速公路、隧道、还是市区窄路? 环境不同,开的难度天差地别。市区路边救援,可能随便停?但在高速上拖车,那可不行!作业区安全距离是必须的。
* 是啥车坏了?小轿车、面包车、还是更大个儿的货车? 这决定了拖车工具和方法。我的清障车是那种背人的,能扛得住吗?
* 趴窝车什么“姿势”?正常停在路边,还是溜沟里了?或者一头撞护栏上了? 状况不同,用的装备和操作手法完全不同。
* 车况咋样?轮子能转不?手刹拉了没? 轮子抱死或者手刹拉死,硬拖?那可不行啊!

问清楚这些,心里有底了,确定需要带什么工具、绳子、缆绳,才能出发。这一步没搞清楚,可能白跑一趟,或者去了干瞪眼!毕竟,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拖拽方式(旋转拖、轮抬、平板背)... 提前沟通能省一半麻烦


二、 到场了,别急着挂档!安全准备做足没?

呼哧呼哧开到现场,看到那台坏车,是不是手痒痒想赶紧干活?打住!安全是命根子!尤其是高速上,那飞驰的车流,吓死人。你得:
1. 在坏车后方足够远的地方停车:预留安全缓冲区,给后方车辆反应时间。
2. 拉紧手刹,挂上停车档! 这个是必须的,确保清障车自己不会溜车。
3. 立马打开全车所有警示灯: 黄色警示灯、车顶爆闪灯、后部红色箭头灯全开!夜间或恶劣天气,这灯就是你的护身符。
4. 指挥车上其他人(如果有)正确摆放锥桶/警示牌:从清障车尾开始往坏车方向摆,逐渐延伸出安全作业区。这一步马虎不得,放够安全距离! 很多事故就坏在锥桶没放远。
5. 确保自己穿上反光背心! 在车辆间走动时,反光条就是救命符。

要是碰上下雨、起雾、夜间,这警惕性更要加倍。灯光、反光背心、提醒哨子能用上的全用上... 把安全做到200%都不嫌多!


三、 关键来了!这“大家伙”怎么挪位、怎么把“伤号”弄上来?

好了,安全屏障搭好了,可以干活了吧?呃... 怎么靠近“趴窝车”也是个技术活! 清障车可不是小轿车,转弯半径大,盲区更多!

  • 慢慢挪车: 利用后视镜(尤其是那个大凸面镜)观察盲区,一点一点靠近。别嫌麻烦,蹭到了人家保险杠多赔钱,还丢人。
  • 定位精准: 根据趴窝车的“姿势”(是侧着、歪着、还是溜沟斜着?),停准位置很关键!要让吊臂或平板能准确够着拖钩点或车轮。位置不对,后续操作会非常别扭。有些老师傅特别讲究这个角度...

拖车或装载方法其实挺多,最常见的两种:
* “背”起来(平台式): 就像背上背个包。控制好平台倾斜角度放下,然后用绞盘(带钢缆的那个)把坏车慢慢拉上平台固定。这适合轮子还能转的车。
* “抬”起来(旋转托举式): 就是大家伙后面那两个“大臂膀”。伸出去抓住坏车的轮胎(前后都有专门卡轮子的托架),然后抬起车轴离开地面,后轮拖着走。这种情况用得最多,尤其适合轮子卡死、手刹拉死的车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具体选哪种方式,经验很重要。记得有次拖一辆前轮卡进坑里的车,光靠臂膀拽差点把自己也带翻... 到底有没有通用法则真不好说,经验值加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。


四、 操控“大家伙”:那些按钮杆杆怎么看?

钻进驾驶室,看着操作台上的各种摇杆和按钮,眼花缭乱吧? 别慌,其实核心功能就几样(当然不同车型略有差异):
* 取力器开关: 这是啥?简单说就是车子引擎的动力分一部分出来给清障装置(吊臂、绞盘)用。必须先打开它! 不开这玩意,你推操作杆屁用没有。一般在方向盘附近或中控面板上,像个额外的大按钮。
* 吊臂/平台操控杆: 通常有2个主摇杆:
* 一个管升降(上下移动)。
* 一个管伸缩(前后移动)。
* 绞盘操控杆: 控制钢缆收放,有离合器的记得结合好。
* 辅助支撑腿/液压支腿: 大型清障车才有,像起重机的腿一样伸出来撑住地面增加稳定性的。

操作口诀?慢、稳、准! 推杆别一下子怼到底,要一点点给油(液压油)。尤其是吊臂或平台运动时,盯着目标点,手别抖。新手容易手忙脚乱,弄多几次就顺了。记得那个绿色小按钮是解锁某个保险的?... 说实话,不同车布局差异大,得摸熟悉才行,死记硬背容易出错。


五、 “伤号”装好了,开跑?更得小心!

好不容易把车弄上来了,绑结实了,警示灯开着,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开跑了?恰恰相反! 返程才是更容易出问题的阶段!为啥?“背”着或“抬”着个大家伙,整个车的重量、重心、风阻全变了! 开起来感觉完全不一样!

必须注意:
* 起步、刹车要更轻缓! 后面绑着一吨甚至几吨的重物,急加速或者急刹车,后面那东西惯性巨大,会狠狠推你(或者拽你),容易失控!
* 转弯半径要留更大! 车子长了、宽了,拐弯太急,后面的车身或者托着的车容易甩尾剐蹭到路边。
* 保持车距、压低车速! 刹车距离会变长很多!看见前车刹车灯亮了,得提前很远减速。高速上老老实实走最右边慢车道,别觉得自己开个“大力士”就能横行霸道。
* 注意高度! 托着车过天桥、穿涵洞、下地库?限高标识必须死死盯住! 清障车自己可能没事,加上托着的车超高了... 那可就惨了!
* 随时留意托载状态: 通过后视镜(加装的小凸面镜特别有用)观察托着的车有没有松、有没有晃动异常?钢缆绷得正常吗?固定链扣还在原位?

总结起来就仨字:慢、稳、怂。 这时候求稳比求快重要一百倍。我听过不少新手司机在空车时开得贼溜,一载重就差点出事的例子...


六、 盲区!大块头致命的“眼睛死角”在哪?

清障车像个肌肉猛男,但有个致命弱点:盲区特别大! 特别是那些加了长臂或者平台的车型,后方和侧后方简直是个巨大黑洞。

  • 右前侧(A柱盲区): 挡风玻璃左/右两侧柱子挡住的区域,行人电动车窜出来很危险。
  • 正后方(全盲): 后面整个平台区域完全看不到!倒车全得靠后视镜、凸镜或者有人指挥。
  • 右侧(车长侧盲区): 车身太长,右后轮附近完全看不见。
  • 拖着的车辆侧面及下部: 要是拖着一辆车,那台车周围的状况更是难以察觉。

所以怎么办?
* 全靠后视镜: 普通的、加宽的、凸面的... 能装的全装上,上车前必须调好位置! 多看!
* 起步转弯探头观察: 身子尽量往前探一探,扭头看一眼,特别是右转!
* 慢点、再慢点: 在小区、窄路、人车混杂的地方,车速压到最低,别嫌麻烦。
* 实在不行就喊帮手: 感觉心里没底,尤其是倒车或窄路挪车时,找个人在车外看着指挥,不丢人,保命要紧!

这盲区问题,开得越久越后怕... 有一次在市中心弄车,就感觉差一点点,就一点点就蹭到旁边的广告牌了,后背直冒冷汗。


【文章结束】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