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路救援服务为啥老甩脸子?三大病根和真实案例
道路救援服务为啥老甩脸子?三大病根和真实案例
等了三小时好不容易盼来救援车,结果师傅下车就甩个臭脸?递根烟也爱搭不理?这种憋屈经历你有过吗?道路救援本来是雪中送炭的事儿,怎么就变成了花钱买气受?这态度差的门道,今天咱扒开细看。
?? 价格战打残了服务?一线师傅有苦说不出
行业卷成啥样?手机里随便一搜,88块、99块救援套餐满天飞。老王开了十年汽修厂,他说:“现在拖车?人工、油费、保险成本在那儿摆着!一百块的单子,公司拿走大头,落到师傅手里能剩几毛?跑一趟亏一趟,你说谁有好脸色?”某次车主爆料:郊区半夜车坏了,问了三家都推三阻四,最后价格翻倍才有人来,师傅见面就埋怨:“这点钱够干啥?还不够我跑一趟!”这种低价接单注定引发后续摆脸子,一分钱一分服务的道理跑不了。
这低价泥潭怎么形成的?
* 平台抽得太狠了:某些 APP 大平台坐地起价,抽成高得吓人,压榨的是师傅也是服务!
* 恶性竞争没底线:小公司没生意?那就先超低价抢单!把市场搅浑再说,反正最后是用户和一线师傅遭殃。
* 缺乏行业良心价:现在啥都贵,可救援收费多少算合理?听说某些地方有过尝试,但具体怎么定?有没有共识?这大概是个行业“盲区”,没人牵头立规矩价格只能乱下去。
?? 管理烂成一锅粥?投诉也是白费劲
打救援公司客服投诉?客服客气得很:“对不起给您添麻烦,我们会反映的…”然后?没然后了。小李碰到的更绝:“投诉工号?那师傅明天换个马甲照样接单,公司根本不管。”车主们抱怨完一圈,服务态度依旧看师傅心情。某连锁救援公司前员工私下说:“考核只盯着接单速度、收费到没到位,态度好坏不影响工资提成,那谁乐意装孙子?”
可话说回来,上次暴雨高速堵死,有个小救援公司师傅硬是冒雨推了七八台抛锚车,手冻得通红也没抱怨。但这绝对是少数。问题在于:公司不奖好态度,不罚摆臭脸,整个体系就在鼓励冷漠。为啥没统一服务标准?怕是监管也缺位。
?? 服务人员培训?别闹了,顶多三天速成!
行业缺人厉害啊!据非官方小道消息(具体数据真找不到确切来源),有些地方新人培训短得离谱,三天速成直接派单不是梦。“培训?教教怎么用拖车钩,公司规定念一遍就完事。沟通技巧?应对焦虑车主?没教过!遇到难搞的客人,除了黑脸还能咋办?” 老师傅老张挺无奈。新手小陈刚上岗,被几个催单电话骂得躲在车里哭:“真没人教过说话该把握啥分寸啊…”缺乏技巧培训,导致对抗而非安抚成了下意识选择。
?? 用户等太久了,憋着一肚子火,逮谁怼谁?
想想看:车坏荒郊野外三四个小时,又冷又怕还耽误大事,这焦虑指数爆表很正常。憋到救援车来那一刻,情绪火药桶一点就着,就算师傅正常操作,用户可能也带着火气说话不中听了。师傅呢?前面几单可能刚被其他车主怼过,负能量没处释放又被浇一头油,脾气能好才怪!态度不好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。服务过程变成了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,结果注定是双输。
??? 怎么办?别光指望别人,用户也能做点啥!
这整个链条问题太大,指望它一夜变好不现实。但下次你叫救援时,或许能起点小作用:
1. 记清楚: 工号、车牌、到场时间,该拍就拍!(万一投诉也方便)
2. 说话时试着收一点火气: 虽然憋屈,但互相吼只会更糟,试试平静说事。
3. 别怕投诉: 保留证据,该投诉别软!投诉的多了,总会引起注意,比默默忍气吞声强。
4. 避开太便宜的单: 超低价格往往是服务黑洞的开始,该付的合理费用,咬咬牙也得出!
道路救援的态度问题,像是面镜子。低价绞杀、管理混乱、培训缺失,加上用户积压的火气,揉成一团引爆了冷脸。这局面指望天上掉下解决方案?或许有难度。但每个用户较真一点,每个公司哪怕改进一小步,整个行业的空气迟早能通通风。下次叫救援被甩脸色?深呼吸,先取证后投诉,别让咱的钱真白花了才是真的。
【文章结束】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