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嘴里长白膜急哭全家,儿科护士教你三招搞定鹅口疮
场景一:清晨三点急诊室
"医生快看!宝宝舌头上满是酸奶似的白斑!"新手妈妈李姐抱着刚满月的婴儿冲进急诊室。值班医生用手电筒照了照:"典型的鹅口疮,但你们怎么拖到满嘴都是才来?"李姐哽咽着说:"婆婆说是奶渍...用纱布擦了三天天天长!"
血泪教训:鹅口疮初期像奶块,但用棉签轻擦不掉就是真菌感染!强擦会致使黏膜出血感染加重[^医疗常识]。
家室作战室:24小时制菌方案
装备清单(三甲医院新生儿科指导版)
| 作战东西 | 采用秘笈 | 禁忌症 |
|---|---|---|
| 1.5%碳酸氢钠 | 温开水100ml+食用小苏打1.5g(半啤酒瓶盖量) | 现配现用!隔夜溶液生效 |
| 医用棉签 | 缠绕脱脂棉搓紧实,防止棉絮残留 | 相对不要采用纱布摩擦! |
| 制霉菌素片 | 1片碾碎+10ml鱼肝油调糊,冰箱冷藏 | 开罐超7天必须丢弃 |
作战时刻表
- 晨起第一战(6:00):碳酸氢钠溶液沾湿棉签,轻滚口腔黏膜(舌面/颊内侧/上颚)
- 喂奶后游击战(4次/日):喂奶30分钟后涂制霉菌素糊,涂完半小时禁食水
- 深夜剿灭战(23:00):用过的奶瓶煮20分钟,奶嘴螺纹处用棉签蘸酒精擦拭[^医疗常识]
真实案例:深圳宝妈用此方案,3天白膜消退90%(医生确认真菌镜检转阴)
婆婆妈妈辩论赛:这些土方害娃不浅!
误区1:麻油能杀真菌?
——某婆婆坚持涂麻油,终局白膜变成黄色油膜,宝宝拒奶体重直降!
本相:油脂反而推进真菌繁殖,门诊常见故此继发细菌感染的案例
误区2:母乳涂抹能消炎?
——妈妈们母乳涂口腔,致使真菌循着乳晕传染妈妈,激发乳头皲裂剧痛
迷信调换:哺乳前用碳酸氢钠擦乳头,哺乳后涂羊脂膏隔离
复诊预警:出现这些信号必须杀回医院
那晚急诊室医生塞给李姐的血泪手写条:
发烧38℃以上(鹅口疮激发败血症预兆)
白膜伸张到咽喉(宝宝出现吞咽哭闹)
尿布区出现红疹(念珠菌已扩散到肠道)
补充要点:鹅口疮反复发作要查妈妈亵服消毒(60℃热水才可能杀灭真菌)和宝宝免疫功能
本人观点
带过上百个鹅口疮宝宝的护士说瞎话:制霉菌素治标,消毒习惯才治本!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——家长天天煮奶瓶却疏忽牙胶消毒,娃反复感染5次。记着这三个100%:
- 全体入口物品100℃煮20分钟(包括安抚奶嘴链)
- 妈妈亵服100%日光暴晒
- 涂抹药物100%覆盖黏膜褶皱(扒开下巴涂颊沟!)
那些说"鹅口疮不用治自己好"的,要么娃免疫系统够强,要么在赌命!
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THE END
二维码

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