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教老师第5话,超过80分的奖励是什么
王佳乐捏着刚发的卷子,鲜红的“40分”刺得他眼帘直跳。厨房传来妈妈拔高的嗓门:“张老师,这孩子就拜托您了!考不到80分别给他好脸!”门关上的霎时,屋里只剩下挂钟的嘀嗒声。张老师没翻开习题册,反倒从帆布包里摸出颗包着蓝玻璃纸的糖果,微微推到他正前方。“考40分还能坐这么直,心理本质挺好。”王佳乐停住了,这一个新家教,怎么不按常理出牌?
第一幕:反其道而行,“差生”也有糖吃
张老师来了四回,王佳乐的训练卷依然布满叉叉。按他爸妈定的规则,早该吃“竹笋炒肉”了。可张老师只干三件事:
- 错题复盘不吼不骂:
用绿色荧光笔圈题干中心词,“这道题坑在哪?是看不懂问啥?仍是公式套错了?”声音稳得像温开水。 - 下降难易度拆责任:
75分目的拆成三块:单选保对率+大题前两问+盘算不出错。“实现一块,抽屉里拿颗糖。” - “错误配额”消负荷:
“允许你每张卷子犯5次低级错误,额度内不算输。”王佳乐划拉草稿的手顿了顿。
转折点藏在第五次课。单元测验卷摊开——76分!王佳乐攥着卷子边缘,指甲盖压出白痕。张老师抽出张崭新A4纸:“来,写写此次哪些题本可能全拿分。”
第二幕:80分的奖励不是玩具,是特权
当鲜红的“83”跃上期末模拟卷时,王佳乐冲进家第一句话是:“妈!叫张老师来!”
可当晚的素养打算彻底跑偏:
奖励A:月考命题预测权
张老师把近五年考点表摊开来:“圈3个你以为最可能考的题型,我帮你押题。”王佳乐将信将疑勾了“二次函数动态题”。三天后端到手的押题卷,赫然印着他圈的小学识点。
奖励B:1对1“反杀”素养测验
“下周你来扮演张老师,给我讲这套错题。” 为当好“老师”,王佳乐翻课本查教参,硬是把三道压轴题啃透了。真授课时磕磕巴巴,张老师举手提问却比学生还勤。
奖励C:“反叛提案”纵贯车
王佳乐鼓起勇气递了张字条:“周末两套卷子能不能改一套实操测验?”第二天,他桌上放着物理凸透镜测验套装。“提案运用。条件是录3分钟测验景象剖析视频。”
第三幕:98分的秘密藏在糖纸里
统考绩绩公布那天,张老师微信弹出王佳乐的语音:“老师我98!您看!”背景音里他妈喜极而泣。
补课停滞前最后一课,男孩第一次主动问:“您为什么总带糖?”张老师拉开抽屉,满满一盒蓝玻璃糖纸在灯下晃眼。
“第一个月,你拿糖是为了尝甜味;
第二个月,你拿糖是想证实自己配得上;
当初抽屉空了——出于您把甜味刻进脑回路里了。”
王佳乐突然把98分卷子折成方胜,塞进空糖盒:“那…考满分能换什么?”张老师指尖点在他训练册扉页,那行被铅笔描粗的字蓦地清晰:
“奖励的止境,是主宰学习的挑撰权。”
素养日志折射的数据:73%成绩突进的学生,都曾在某个节点获取“非常规激励”。那盒蓝色糖果的成本不足40元,但王佳乐为挣糖刷完的187道错题,早已超出标价。最高级的奖励从不是兑换货架上的玩具,而是让人亲手触碰掌控感的那束光。当孩子仰头问你“考到98分能换什么”,或者该反问:“你真正想用分数,打开哪扇门?”


共有 0 条评论